查看原文
其他

亳州华佗五禽戏再次展现在世界舞台!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


中宣部•新华社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国际传播项目《中华武魂》· 中国功夫系列“短视频”第十集《华佗五禽戏》上线啦!

咱亳州的华佗五禽戏

再次展现在世界的舞台!

新华社海外英文版全球超亿级粉丝体量平台账号同步播出






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是东汉伟大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佗五禽戏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导引专著和导引图相继出现,名目更加繁多。晋代葛洪在《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鸟伸、猿据”等各种名称。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最早用文字记载“五禽戏”具体动作的是南北朝时期名医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养性延命录》记载的五禽戏动作习练起来动作难度较大。



隋唐时期,华佗五禽戏更为流行。唐代诗人柳宗元对当时操练五禽戏情况作了生动的描述,留下了“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的诗句(《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唐代诗人李商隐写道“海上呼三岛,斋中戏五禽。唯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的诗句(《寄华岳孙逸人》)。



明清时期,华佗五禽戏又有了较大发展,华佗五禽戏的研究专著也有很多。影响较大的是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du)·赤凤髓》,他将华佗五禽戏的动作精心绘成图案,编入《赤凤髓》一书。在清代曹无极的《万寿仙书·导引篇》和席锡蕃的《五禽舞功法图说》等著作中,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五禽戏的习练方法。



1982年6月28日——五禽戏进入大学课程,五禽戏开始进入我国医药大学的“健身与体育课程”;1984年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期间,传统华佗五禽戏以图文并茂形式上报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在传统华佗五禽戏基础上创编“健身气功·五禽戏”,国家体育总局立足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发展我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重新总结归纳并编排了“五禽戏”。新编的“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在继承了传统“五禽戏”的风格特点,吸取了各流派的精华,将形体美学,现代人体运动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改进、编创而成的。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新版本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健身方法作为“健身气功”内容向全国推广。



2011年5月——传统华佗五禽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强调传统华佗五禽戏传承的不仅仅是五禽戏的形态,更多的是祖师华佗救死扶伤的精神及其延续不断的活力,更好的造福于人类社会。


2013年——申报校园五禽戏国家级课题,校园五禽戏是2013年申报的国家级课题,16年结题,现已面向全国推广。校园五禽戏有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之分,是分别以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群体为习练对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育规律,全面而有针对性地编创出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不同动作组合而成,动作内容丰富、简单易学、富有趣味,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可有效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传统文化素养。



现如今华佗五禽戏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向全国推广的三大健身气功之一,在世界各地广为传习。为更好的传承发展五禽戏,亳州市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在亳州每年都举办中国(亳州)华佗五禽戏养生节。如今亳州已经形成政府支持、部门联动,各界参与、全民习练的华佗五禽戏保护、传承和发展兴盛局面!




- END -





编辑:昆玉

审核:紫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